“微信庭審”隔空對話 千里之外化解糾紛
本報防城訊 1355公里很遙遠,但防城區法院在近日審理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法官利用微信視頻“面對面”開庭,將1355公里的路程化為“無形”,成功調解該案,極大減少了雙方當事人的訴累。
謝某因與人產生民間借貸糾紛被訴至防城區法院。該案在受理后,主辦法官了解到,被告謝某家住四川,母親癱瘓在家,需要人照顧,且路途遙遠,來回成本大,不便到庭應訴。從司法為民的角度出發,法官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決定以微信視頻開庭的方式審理此案。
庭審當天,法官利用微信視頻“面對面”開庭。整個庭審過程按照相關程序嚴格進行,在便利當事人的同時,也充分保障原、被告的訴訟權利。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法官根據雙方當事人的調解意愿,結合該案的實際情況,對雙方進行了耐心的調解,最終雙方當庭達成了調解協議,整個過程僅用時不到一小時。
以微信視頻開庭的方式審理案件,在防城區法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長期以來,防城區法院積極推進“互聯網+”審判模式,運用網絡和現代通訊技術,通過微信視頻審理案件,提升審判工作效率,減輕了當事人訴累,讓當事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司法的便捷與公正。 (李健榕)
值班編輯: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