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治+公益訴訟”讓古樹保護更精準
□ 凌宗浩 蘭 香
“這些古樹在我們記事起就已經存在了,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他們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見證了電六村的滄?!?月15日,防城區檢察院聯合防城區林業局、區鄉村振興局、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區水利局、區自然資源局、扶隆鎮政府、電六村委會等在該院召開古樹保護座談會,并邀請林木保護領域的專家、古樹修復公司的工程師等人員參加,努力推動各部門形成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上的聯動,共同守護古樹物種多樣性,為鄉村旅游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據該院公益訴訟部門調查,電六村電六江邊上生長有兩棵樹齡為500年以上的古樹柔——毛紅豆和雞毛松,均被列入廣西一級古樹名錄,屬于雞毛松和柔毛紅豆相伴相生的典型,并且是群落生長,沿著電六江邊下游河灘中間還生長有2棵柔毛紅豆和1顆雞毛松,樹齡分別在180年和235年以上。因生長于河道旁,古樹的根部常年被河水沖刷,根基外露嚴重,均存在不同程度向河邊傾斜,樹干中空巨大,空洞處有被蟲蟻筑穴的情形,整個樹干周圍也未設置任何保護設施或養護標志,如遇強風侵襲,隨時有倒伏的可能。據2019年防城區古樹名木調查數據顯示,雞毛松的生長勢為衰弱株。在發現兩棵古樹及古樹群落存在上述問題后,該院依法向防城區林業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林業局對古樹開展防治病蟲害等專業養護,及時對生長勢衰弱、存在安全隱患的古樹采取搶救性保護措施,并進行掛牌管理。區林業局收到區檢察院建議后,高度重視,雇請古樹名木修復專業公司制訂古樹復壯方案。由于古樹保護涉及的專業性較強,為了更好地對古樹進行科學性、專業性的保護,確保方案的準確與權威。該院聯合多部門召開古樹保護座談會,邀請廣西林科院高級工程師林建勇和防城港市“同心法律工作站”林業專家、工程師吳介放就復壯方案進行評估論證。
會上,辦案組通過航拍圖片和視頻直觀地展示了古樹存在的問題,修復公司和林建勇高級工程師通過遠程視頻連線的方式,分別向與會座談人員介紹了復壯方案及專業性修復意見。各行政機關分別從本單位職責出發,圍繞如何對古樹進行復壯保護,結合鄉村旅游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展開了熱烈討論。
電六村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國家森林鄉村”,是自治區旅游生態區,區域內分布著十分豐富的古樹。古樹的病蟲危害、人為破壞造成的心腐和瀕死,必將對防城區生態環境和十萬大山、中越邊境跨境生物多樣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保護古樹刻不容緩。防城區檢察院不斷提升公益訴訟檢察監督的能力和剛性,主動加強與行政機關的溝通協作,為守護古樹物種多樣性貢獻檢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