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區扎實推進新一輪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工作




□ 港 宣
近年來,港口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牢固樹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思想理念,以防城港市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為契機,以開展軍(警)民共建活動為載體,緊緊圍繞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提升駐軍駐警部隊戰斗力為中心,落實全國雙擁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拓寬雙擁領域,豐富雙擁內容,鞏固和促進良好軍政軍民關系,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新一輪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
港口區始終把雙擁工作作為事關發展全局的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好抓實抓出成效,把雙擁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加強對雙擁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雙擁工作運行領導機制,確保各項工作全面落實。夯實領導機制。繼續實行雙組長制,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各級各部門和駐軍駐警部隊也相應成立了工作機構?,F有雙擁辦事機構7個、志愿服務隊伍27個,形成了上下聯動的良好局面。明確責任主體。堅持黨政軍“一把手”負總責原則,把雙擁工作納入績效考評和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每年年初,區委、區政府都與6個鎮(街道)和40個區直部門簽訂雙擁工作責任狀,40個地方單位與10個駐區部隊簽訂共建結對掛鉤協議書,以文件形式明確雙擁成員單位職責,形成黨政軍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有關部門協同抓、成員單位具體抓,全區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港口區建立健全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制度、黨政軍聯席會議制度、議軍制度、雙擁共建單位聯系掛鉤制度、軍地雙方領導相互走訪制度、領導干部過“軍事日”制度、檢查評比制度等多項制度,定期研究解決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使雙擁工作始終保持強勁的工作態勢。
注重財力投入,進一步完善保障措施
港口區堅持黨管武裝的原則,高度重視部隊建設,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大力支持部隊建設。3年來,共投入和協調各類雙擁共建資金1000多萬元,全力為駐區部隊排憂解難。全面保障日常經費投入。區雙擁辦與區武裝部實行軍地聯合辦公,每年落實雙擁辦公經費5萬元,辦公場所和設備配備齊全。加大國防建設投入,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優先保障駐軍駐警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全力保證部隊完成戰備訓練和國防工程任務。撥款200多萬元對民兵訓練基地進行規范化建設,為海上民兵連配置物資。選擇最優質糧油供應駐軍駐警,全力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訓練環境。港口區加大對基礎設施投入,幫助掛鉤基層連隊建成檔次較高的圖書室和健身房10處,定期選派技術人員和優秀教師,為駐軍駐警培養水電工、電腦操作員等軍地兩用人才260余名。3年來,各共建結對掛鉤單位為駐軍駐警捐贈了各類圖書3萬余冊,健身器材60件,有效豐富了駐地軍警的文化娛樂生活。投入130余萬元修繕 “三光企”起義紀念碑,打造光坡鎮紅色小鎮,并對全區59座零散烈士陵墓進行了維修,為開展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打下扎實基礎。
主動排憂解難,進一步抓好政策落實
港口區堅持以“服務好現役的,安置好退伍的”為目標,認真解決優撫對象住房難、生活難和治病難等實際困難。及時發放優待撫恤金,將所有優撫對象納入保障范圍,及時足額發放各類優撫對象待遇金,及時兌現義務兵家屬優待金和立功受獎、優秀士兵獎勵,并建立優撫補助標準的自然增長機制。3年來,共發放各類撫恤金935萬元、義務兵優待金500余萬元、自主就業金139萬元、大學生入伍一次性鼓勵金45萬元、隨軍家屬基本生活保障金35萬元。切實解決實際困難。為各類優撫對象安排每年每人300-400元門診醫療補助,為優撫對象報銷醫療費用33萬元。全力維護合法權益,成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援助中心”“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合議庭”等維權機構,并聘請法律顧問,常年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和法律援助,為優撫對象發放法律援助卡800多張、提供法律援助8人、提供法律咨詢服務200多人。加大政策安置力度,積極拓寬安置渠道,轉業退役士兵和隨軍家屬安置率均達100%。2020年至今,累計接收轉業士官4人,自主就業退役士兵102名,解決人武部隨軍家屬就業安置1人,為28名退役士官解決了養老保險的轉換,籌措資金197萬元為110名退役士兵解決了社會保險接續問題。全面落實軍人優先待遇,在車站、碼頭、醫院等社會公共設施設有“軍人依法優先”牌子,候車(船)室入口處設有軍人購票專窗,軍人免費進入公園和收費公廁,軍車進入收費停車場實行免費停放,軍人子女入學入托享受相關優惠政策。港口區先后為185名退役軍人進行了免費體檢,發放藥品約20萬元。通過一系列的政策落實,較好地解決了部隊和軍人的后路、后代、后院等“三后”問題,助力了國防建設,穩定了軍心,融洽了軍政軍民關系,為創建新一輪全國雙擁模范城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進軍地聯動,進一步深化共促共建
港口區不斷加強軍地在協調發展中的支持與合作,共有軍警民共建點10個,40個地方單位與10個駐區部隊結對掛鉤,軍地軍企合作不斷深化。加強慰問聯誼。每年“八一”“春節”等重要節日,區委、區政府及各成員單位均組成慰問團,對駐軍駐警部隊和優撫對象進行走訪座談慰問。3年來,共發放慰問金及慰問品折合人民幣450多萬元。加強援軍活動,積極做好“情系邊海防”工作,對港口區籍的邊海防官兵進行登記造冊,加強常態化聯系,除了春節、“八一”等常規走訪慰問之外,還對每名邊海防官兵家庭情況進行跟蹤,對家庭困難的家庭及時進行幫扶援助,較好地解決了現役軍人的后顧之憂,提高了他們獻身部隊和國防建設的熱情。2020年至今,港口區籍的現役軍人共有19人榮立三等功以上,共有49人被部隊評為“四有”優秀士兵。加強結對幫扶,區人武部、駐區部隊積極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找準自身工作發力點,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2020年以來,人武部、駐區部隊參與地方文明、衛生城市創建300余人次,組織民兵參加疫情防護等近1000多人次。
提高宣傳教育,進一步營造濃厚氛圍
港口區大力營造崇軍愛武的氛圍,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大型戶外廣告牌和微博微信等載體,廣泛開展雙擁宣傳。同時,把國防教育與城市品位、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相融合。開展國防教育宣傳,開展清明節緬懷先烈、慶?!鞍艘弧苯ㄜ姽?、軍事日等系列活動。港口區發揮紅色陣地功能,充分發揮光坡鎮紅色小鎮和革命傳統教育主陣地作用,在烈士紀念日、國慶節等重要時間點,組織全區性的紀念活動。近3年來,“三光企”革命武裝起義紀念碑累計接待機關、企業、學校、黨團組織等280個團體,受教育人員超過10萬人次。港口區提升擁軍工程質量,推出“創業擁軍貸”信貸產品,為退役軍人、軍屬解決創業和消費等資金需求。積極推進“崇軍聯盟”建設,對軍人軍屬及退役軍人實行購物優惠。完成全區3345名退役軍人家庭光榮牌懸掛工作,做到了不漏一人、不落一戶,大力營造全社會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