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80億元!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開工建設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貴港訊 (記者 周映 通訊員 黃建義)6月6日,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開工建設。該項目是廣西首個開工建設的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也是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今年開工建設的6項新建大型灌區之一。
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是大藤峽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總設計灌溉面積100.1萬畝。工程利用已建的大型和中小型水庫作為主要水源,利用正在建設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庫區自流引水和黔潯江提水作為補充水源,建設渠道共100條,總長652公里,其中干渠(管)44條、長度為375公里,支渠(管)56條、長度為277公里;建設各類建筑物3719座,其中提水泵站13座,總裝機12799千瓦,總工期60個月,總投資80億元。
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地處區域光熱條件優越,水資源及耕地資源豐富,適宜進行農業綜合開發,不僅是廣西重要糧食基地,同時也是糖料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發揮大藤峽水利樞紐的灌溉供水效益,可新增恢復灌溉面積51.7萬畝,改善灌溉面積48.4萬畝,灌區糧食作物增產約36.8萬噸,經濟作物增產約125.5萬噸,年新增灌溉效益約為10.05億元,畝均增產效益1112元,提高78.8萬人飲用水保障水平;為項目區糧食生產安全和村鎮供水安全,打造優質特色糧食、高產高糖甘蔗等“兩高一優”農產品基地創造積極條件,促進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
實施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建設,是貫徹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落實國務院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及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具體舉措。為有效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廣西各部門協調聯動、強化落實,發展改革部門創新方式方法、提前介入,財政、自然資源部門強化資金和用地等要素保障,水利部門會同項目所在市縣積極向國家部委、流域委爭取指導支持,如期實現項目開工建設目標。下一步,廣西還將加快推進玉林龍云灌區、桂林長塘水庫、洋溪水利樞紐等重大水利工程,力爭年內實現主體工程開工建設,為有效拉動投資增長、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水利貢獻。